【全媒体记者 戴唯玮 实习生 张欢】 7月18日,通城县城区大型“暑假学堂”爱心托管班在实验学校托管点迎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心理课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“桐行”志愿服务队精心设计的《挫折来了我不怕!》主题课,通过趣味游戏与深度体验,帮助孩子们认识挫折,学会应对,为他们撑起了一把心灵“防护伞”。
课程从一场充满童趣的“雨点变奏曲”破冰游戏开始。孩子们跟随志愿者老师的口令,用拍手、拍桌、拍腿、跺脚模拟“小雨”至“暴雨”的变化。节奏变化中,有的孩子轻松跟上,有的却手忙脚乱跟不上。这份真实的“跟不上”感觉,成了理解什么是挫折的好例子。志愿者老师引导孩子们分享游戏中兴奋和失落的心情,自然地聊到了生活中那些“小目标没实现”的时刻。
那么,怎样才能真正认识挫折呢?课堂安排了一个特别的“冥想绘画”环节。在舒缓的音乐中,孩子们闭上眼睛,想象挫折的样子,然后把它画在纸上。
学生 王响响:老师让我们用画笔描绘出心中挫折的模样,我画了一朵乌云,画完之后,我觉得挫折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东西,只不过是一种情绪,激励我们勇往直前。
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志愿者 蔡雨银:这节课让学生们通过自我觉察、绘画表达的方式,绘画出他们自己心目中挫折的样子,让他们意识到挫折只是一种情绪,不是什么可怕的东西,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对,就能够在遇到它的时候更好地成长。
这堂融合游戏、艺术与心理学的挫折教育课,不仅为“暑假学堂”增添了特色色彩,更彰显了托管服务从“看护”到“育心”的深层关怀。大学生志愿者们把专业知识变成孩子们能听懂、喜欢玩的活动,让挫折教育不再是干巴巴的说教,变成了一场帮助孩子认识情绪、发现自己力量的探索之旅。在这堂特别的课上,孩子们收获的,也许是未来人生路上最宝贵的礼物——无论遇到什么风雨,内心都能生出翅膀,勇敢飞翔。
编辑|胡文婷
一审|熊 皓
二审|黎赛明
三审|皮江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