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通讯员 高思璇】为培养和激发小朋友们对学习的兴趣与潜能,7月9日,武昌理工学院文法学院“星语访乡,心灵种光”心理调研团在大坪乡达丰村开展了有关数学与英语的趣味课程,目的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增强小朋友们对学习的热情与兴趣。
在达丰小学的教室里面,41 名乡村孩子正聚精会神地盯着白板。当《数学荒岛历险记》的动画片段播放到 “用三角形搭建桥梁” 的情节时,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 —— 这是武昌理工学院文法学院心理调研团队为 “童心筑梦” 兴趣课堂设计的动画数学课。
白板上投射出的光影里,卡通人物正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搭建桥梁。“大家注意观察城堡的窗户是什么形状?” 心理调研团的成员高欣怡按下暂停键,指着屏幕上尖顶城堡的特写画面问道。话音刚落,黎文皓就从座位上弹起来,手指戳向屏幕右下角:“有长方形和圆形!还有尖顶是三角形的!” 这个平时对数学课有些抵触的男孩,此刻手指指向了白板上的卡通图案,眼睛里闪着发现秘密的光芒。
最热闹的环节是动画配音挑战。志愿者截取了《大头儿子小头爸爸》中 “数星星” 的片段,删去原声音轨,让孩子们边看画面边报出星星的数量。当最后一颗流星划过屏幕时,有小朋友异口同声报出 “28 颗” 的答案,赢得了全场掌声。
教室里此起彼伏的欢笑声中,调研团成员孟思彤悄悄拍下孩子们积极获取知识的模样。他们不仅对数学有了更加新奇的理解,更增强了对知识的渴望与热爱。调研团的成员高思璇欣慰地发现,曾经枯燥的数学概念,正借着动画的翅膀,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。
一天的课程结束后,记者采访到调研团成员高欣怡,她在教学日志里写道:“当看到孩子们把动画里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对生活的观察,才真正理解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’。这些乡村孩子的思维就像未被开垦的土地,只要用对方法,就能长出惊喜的果实。”
编辑|周梦珍
一审|周梦珍
二审|吴 雷
三审|皮江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