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期社会实践|武昌理工学院文法学院“星语访乡,心灵种光”调研团开启新的一天

07-18 10:20   通城县融媒体中心  

【通讯员 高思璇】为培养和激发小朋友们对学习的兴趣与潜能,7月9日,武昌理工学院文法学院“星语访乡,心灵种光”心理调研团在大坪乡达丰村开展了有关数学与英语的趣味课程,目的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增强小朋友们对学习的热情与兴趣。

在达丰小学的教室里面,41 名乡村孩子正聚精会神地盯着白板。当《数学荒岛历险记》的动画片段播放到 “用三角形搭建桥梁” 的情节时,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 —— 这是武昌理工学院文法学院心理调研团队为 “童心筑梦” 兴趣课堂设计的动画数学课。

白板上投射出的光影里,卡通人物正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搭建桥梁。“大家注意观察城堡的窗户是什么形状?” 心理调研团的成员高欣怡按下暂停键,指着屏幕上尖顶城堡的特写画面问道。话音刚落,黎文皓就从座位上弹起来,手指戳向屏幕右下角:“有长方形和圆形!还有尖顶是三角形的!” 这个平时对数学课有些抵触的男孩,此刻手指指向了白板上的卡通图案,眼睛里闪着发现秘密的光芒。

最热闹的环节是动画配音挑战。志愿者截取了《大头儿子小头爸爸》中 “数星星” 的片段,删去原声音轨,让孩子们边看画面边报出星星的数量。当最后一颗流星划过屏幕时,有小朋友异口同声报出 “28 颗” 的答案,赢得了全场掌声。

教室里此起彼伏的欢笑声中,调研团成员孟思彤悄悄拍下孩子们积极获取知识的模样。他们不仅对数学有了更加新奇的理解,更增强了对知识的渴望与热爱。调研团的成员高思璇欣慰地发现,曾经枯燥的数学概念,正借着动画的翅膀,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。

一天的课程结束后,记者采访到调研团成员高欣怡,她在教学日志里写道:“当看到孩子们把动画里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对生活的观察,才真正理解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’。这些乡村孩子的思维就像未被开垦的土地,只要用对方法,就能长出惊喜的果实。”

编辑|周梦珍

一审|周梦珍

二审|吴   雷

三审|皮江星

https://img.cjyun.org.cn/a/10132/202507/e91a0448b03e8ad677101a2663ef4cad.jpg
{"appId":"wxc3dc87b9605c07ba","nonceStr":"RV94n7Es7o2SIbNt","timestamp":1752920913,"signature":"bd7c16036931eecb137be91211a2e3484d1e0fbf","link":"https:\/\/m.hbtctv.cn\/p\/100161.html","desc":"\u66f4\u591a\u5185\u5bb9\u8be6\u89c1\u4e91\u4e0a\u901a\u57ce\u5ba2\u6237\u7aef","title":"\u6691\u671f\u793e\u4f1a\u5b9e\u8df5|\u6b66\u660c\u7406\u5de5\u5b66\u9662\u6587\u6cd5\u5b66\u9662\u201c\u661f\u8bed\u8bbf\u4e61\uff0c\u5fc3\u7075\u79cd\u5149\u201d\u8c03\u7814\u56e2\u5f00\u542f\u65b0\u7684\u4e00\u5929","imgUrl":"https:\/\/img.cjyun.org.cn\/a\/thumb\/10132\/201701\/94099c0255416137eefb651ffce1f97b.png!w300_h300.png","debug":""}

相关阅读